與幾個同道朋友晚餐后談起對各自公司運營,發展規劃等話題。談到現階段各自做這些是為了什么~
談到自己,現在做這些是為了錢么?當然不是。
關于手表,05年底有相關想法,06年初運營。在同年,收到當年聯想投資的歐陽先生及清科副總的范女士的邀請,這也是初次與資本接觸。
07年,收到電商“前輩”邀請,希望談個價格,將公司,平臺及團隊全部合并過去。那個時候,那個前輩的公司剛剛拿到了2000萬美金的第二期投資。當自己獨自到那位“前輩”的獨立別墅試公司的辦公室拜訪時,第三個問題就開始問并讓秘書記錄,我公司什么時候成立,債權債務關系等問題。回之,“我不是來賣公司的,我是來拜訪您的,因為您是前輩。我想,無論現階段融資甚至賣公司,那一定是已經遇到瓶頸了。遇到瓶頸定會考慮是否通過資本或者直接賣掉公司套現,我現在還有好多好的想法沒有做,等落實出來后我會找您來談收購。”“前輩”隨即打法走幫其記錄的秘書,說“我們現在已經收購了幾家公司,都是老電商,我們都是一拍即合。”“你不加入我們,我們自己也一定會做的(手表)。”沒錯,自己是個新人,打法定與那些按模式規則做事的老電商們不一樣。而后聽說這個“前輩”在09年離開了他的公司。現在也正如自己當時描述的那樣,手表以后將會是越開越多B2C平臺的必備產品線。越來越多的品牌也會直接電子商務,但這并不會影響我們的發展,記住是發展這兩個字。因為垂直B2C僅是自己搭建的一部分而已,這僅僅才是個開始。這樣的“套現”機會,在07年有三次。
...
看到 Jerry 朋友在blog的留言很有意思:
1.在網民看來,您的B2C是否比C2C的誠信度更好,品質更高?
2.B2C雖然不靠資本也能自給自足,但是資本始終是捷徑,您準備什么時候,用什么辦法撬啟資本的大門?
3.有幾位互聯網巨頭已經表示,目前上游資源已經不是流量了,我想問問B2C領域里您認為什么才是上游資源.
首先,B2C與C2C的確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商業模式,現階段的B2C是web1.0為主體結合web2.0因素,而C2C則是WEB2.0為主題結合WEB1.0相關因素。商業運營模式的不同也使得其針對定位用戶群不同。C2C的用戶群與B2C的用戶群事實上是完全不同的兩個層面群體(當然,既在C2C又在B2C購物的用戶多數情況下屬于最為成熟的行為網購群體)。誰也無法做到“通吃”,國內知名的C2C平臺迫于壓力,試圖將B2C與C2C平臺整合在一起,經過一段時間的運營,原本C2C的買家們并沒有真正領略被整合進來的B們為其帶來什么,B們也沒有發現在這里找到他們的客戶與過去的C有什么區別。B們沒有得到他們真正希望的顧客,同樣過去的小C們也怨聲載道,因為這些過來的B搶走了原本屬于他們的流量,分食了部分顧客資源。這種急于求成的做法最終導致知名C2C平臺負責此項目副總被迫離職。B2C要說服用戶,不僅僅是需要鉆石皇冠好評等即可隨即得到,這些僅僅是C2C平臺的誠信規則而已,B2C的誠信是需要整個行業長期堅持的一個過程,當然這與品質服務等直接掛鉤。我們也針對C2C用戶擬定了相關產品線及服務界定,將在本月推出針對C2C用戶的服務平臺。由于電子商務誰也無法做到通吃,顧選擇B2C還是C2C,網民說了算:)
...
嘮叨:還是沒能堅持blog的更新率,查了下blog的權重也在不斷下降,很正常。近期一直沒有閑下來,連空閑時期的拍攝及其何勇現場的DV拍攝均未上傳......慢慢補上......昨兒忽然間急性腸胃炎(空腹喝涼飲料所致),在床上躺的腰直疼~~好在不到一天的時間即恢復,顧有時間補blog....
正題:
百度,一向以來在適當的時候做適當的事情,同時忍住很多好的想法不去做,不去做僅代表在特定時間內針對性的戰略部署而已,現階段百度的產品,許多堪稱為經典。并在不斷創新及不斷滿足用戶的變化及需求。
...